" 李醫師, 英醫院轉來一位洗腎廔管不通的病人, 我們已經做了全套的檢查了,您們有誰可以來評估一下, 是不是可以開刀......"
星期六開刀開不完還聽到急診室的醫師講這種屁話
真是令人生氣
有什麼好評估的? 病人狀況不好就插臨時洗腎雙腔導管洗腎先, 病人狀況沒問題, 根本不用到急診室去浪費掛號費, 還做了勞什子一大堆檢查......
好了, 我開始跟開刀房的小姐打賭
如果病人半個小時內送到, 我請吃飯
如果病人一個小時內送到,我請喝飲料
果然, 我就在開刀房裡面無聊的到處亂逛, 一個半小時後才等來了病人
這就是目前醫院的實況
兩個同一家醫院相隔好幾百公尺的單位
還要醫師簽名願意以科成本負擔運送病人的好笑事實
所以, 好處是半夜的急診刀, 我都可以在溫暖的被窩多躺兩個小時才需要來醫院開刀或者說根本不用來了...
所以說, 我幾乎都會告訴常常轉診過來處理洗腎廔管的醫師
不要讓病人去急診室
只要跟我聯絡一下
直接到開刀房報到就好了
掛號同意書.....
都可以當場處理.......
鈴......
什麼????
又來一個急診室的病人
SSSSSSSHHHHHHHIIIIIIIIIIII.................................T!
2008年12月20日 星期六
2008年11月14日 星期五
總額管控是肥了誰?
昨天, 一般外科主任發生腹壁疝氣病人無法住院的情形
只好跟病人及家屬再三道歉
反正總額一用完, 外科醫師在診間只能多做一做頸部運動腰部運動多鞠躬哈腰抱歉加上無奈
然後急忙的將病人轉診到還有充足coda 的科去
所以就發現, 急症外傷科也要看感冒, 拿高血壓藥還有一個特殊的功能就是將沒有coda收病人住院的科別的病例吃掉
所以那個腹壁疝氣的病人就被當作是急症手術接受開刀開掉了
所以當醫院同意健保局的要求全力發展所謂五大疾病時, 然後限制非五大科的發展時我以為是個頭殼壞掉的決定
可是仔細想想, 還真的有人可以從中得到好處
第一急診接到由門診轉來的診察病人一定變多, 因為只要病人從急診掛號, 手術不要住院然後從急診批價出院, 絕對 完全符合健保局的急症與緊急手術的要件, 絕對不會限制這類手術的發展
第二"假"急診手術的病人變多了, 既然門診手術會用掉許多要留著看下一個可憐規則拿藥的病人的錢, 我只好很抱歉的請病人很麻煩的去急診室掛號, 拜託急診醫師將elective 刀變成urgent 的刀, 這下好了, 這個刀變成所有的帳都可以順理成章的掛在急症外傷急診部中囉.....
第三 住院的非五大coda少的可憐, 即使我們想要努力多做一些都沒機會, 所以一個季下來, 安分守己可憐節制的使用住院coda 的非五大發展次專科一定陷入更嚴重的惡性循環, 那些專做急症外傷腦中風心導管以及癌症的科別一定可以搶走下一季絕大多數的coda, 所以就是非五大科一定一季比一季萎縮, 非五大次專科的主治醫師應該趁早轉行發展急重症....
假想這些問題讓我頭痛萬分
總覺得醫院這時候來這麼一下好像背後捅人一刀的感覺, 讓我的心裡總是七上八下, 雖然這類的限制我們已經狠狠的被玩了好幾年了
反正作為一個小螺絲釘我們還是選擇相信醫院的所有決策是在維持醫院最大的利益
我們沒有甚麼好抱怨的
只有配合與調整
我期望外科的長官們要挺起胸膛幫科裡爭取最大利基
也是幫這些辛苦發展所謂非五大科的次專科澆澆水稍微維護一下
醫學中心不止要照顧重症急症與疑難雜症
還要維護病例的多元性不可斷然丟棄非五大科的次專科發展
這也是維持優良多元豐富的教學環境絕不可或缺的一環
仔細看全台灣非五大科的次專科往往可以在小一點的醫院中出現比超大型醫院研究還要精湛的明星醫師
理由無他, 因為民眾已經鎖定哪些重要專科要跑去哪些醫院看了
就拿心臟移植來講,
中小型醫院還有發展的空間嗎????
民眾會選擇在中小型醫院安心做心臟移植嗎?????
可是說起靜脈曲張手術,
有高雄醫學大學教授老婆還有遠從台北屏東基隆的老師警察上班族拿著行李箱搭乗高鐵來手術的可真是不少唷
我可不後悔選擇非五大次專科
只是現在 我可能要花更多時間來跟病人解釋為甚麼我沒辦法在月中月底跟他們安排開刀了....
PS: 昨天寫完這一篇短文還來不及公開今天就接到新老闆親切的電話
" 個別" 通知我院方已經同意不再管制非五大次專科" 要開刀 " 的病人住院
咦, 我應該不是這波醫院政策中最大的受害者呀
因為我才認真的將我每一個住院病人的RW值乖乖的填寫完畢
只有一個靜脈曲張患者 RW值為0.89
其餘開心臟的, 主動脈剝離的, 休克的, 主動脈瘤的七八個病人全部都超過4.5 還有三位高達12.9
所以之前的非五大???
我很懷疑是我沒有認真輸入正確診斷與治療的緣故, 嘻...
好啦, 到底目前的改變事表示之前的宣布只是大家虛驚一場呢
還是另有好戲我可是喝著熱茶等著看好戲
我可以想像
非五大的超額將因為這個開放而迅速放大
我原先超額三萬
相信一個禮拜後將是超額超過20萬如果我沒有改變我門診手術以及非五大病人狂收住院以及不認真輸入診斷以及手術ICD9的壞習慣的話
等到月底我相信應該超額超過四十萬
下個月呢?
醫院還是可以隨時像這個月一樣無預警鎖死
下一季呢???
誰知道???????????
我看我還是先請好下個月後半個月的假
等著看醫院的決定吧
順便要一個個通知預計要住院開刀的病人
趕快,
趁醫院還沒反悔前
趕快來開刀唷...
只好跟病人及家屬再三道歉
反正總額一用完, 外科醫師在診間只能多做一做頸部運動腰部運動多鞠躬哈腰抱歉加上無奈
然後急忙的將病人轉診到還有充足coda 的科去
所以就發現, 急症外傷科也要看感冒, 拿高血壓藥還有一個特殊的功能就是將沒有coda收病人住院的科別的病例吃掉
所以那個腹壁疝氣的病人就被當作是急症手術接受開刀開掉了
所以當醫院同意健保局的要求全力發展所謂五大疾病時, 然後限制非五大科的發展時我以為是個頭殼壞掉的決定
可是仔細想想, 還真的有人可以從中得到好處
第一急診接到由門診轉來的診察病人一定變多, 因為只要病人從急診掛號, 手術不要住院然後從急診批價出院, 絕對 完全符合健保局的急症與緊急手術的要件, 絕對不會限制這類手術的發展
第二"假"急診手術的病人變多了, 既然門診手術會用掉許多要留著看下一個可憐規則拿藥的病人的錢, 我只好很抱歉的請病人很麻煩的去急診室掛號, 拜託急診醫師將elective 刀變成urgent 的刀, 這下好了, 這個刀變成所有的帳都可以順理成章的掛在急症外傷急診部中囉.....
第三 住院的非五大coda少的可憐, 即使我們想要努力多做一些都沒機會, 所以一個季下來, 安分守己可憐節制的使用住院coda 的非五大發展次專科一定陷入更嚴重的惡性循環, 那些專做急症外傷腦中風心導管以及癌症的科別一定可以搶走下一季絕大多數的coda, 所以就是非五大科一定一季比一季萎縮, 非五大次專科的主治醫師應該趁早轉行發展急重症....
假想這些問題讓我頭痛萬分
總覺得醫院這時候來這麼一下好像背後捅人一刀的感覺, 讓我的心裡總是七上八下, 雖然這類的限制我們已經狠狠的被玩了好幾年了
反正作為一個小螺絲釘我們還是選擇相信醫院的所有決策是在維持醫院最大的利益
我們沒有甚麼好抱怨的
只有配合與調整
我期望外科的長官們要挺起胸膛幫科裡爭取最大利基
也是幫這些辛苦發展所謂非五大科的次專科澆澆水稍微維護一下
醫學中心不止要照顧重症急症與疑難雜症
還要維護病例的多元性不可斷然丟棄非五大科的次專科發展
這也是維持優良多元豐富的教學環境絕不可或缺的一環
仔細看全台灣非五大科的次專科往往可以在小一點的醫院中出現比超大型醫院研究還要精湛的明星醫師
理由無他, 因為民眾已經鎖定哪些重要專科要跑去哪些醫院看了
就拿心臟移植來講,
中小型醫院還有發展的空間嗎????
民眾會選擇在中小型醫院安心做心臟移植嗎?????
可是說起靜脈曲張手術,
有高雄醫學大學教授老婆還有遠從台北屏東基隆的老師警察上班族拿著行李箱搭乗高鐵來手術的可真是不少唷
我可不後悔選擇非五大次專科
只是現在 我可能要花更多時間來跟病人解釋為甚麼我沒辦法在月中月底跟他們安排開刀了....
PS: 昨天寫完這一篇短文還來不及公開今天就接到新老闆親切的電話
" 個別" 通知我院方已經同意不再管制非五大次專科" 要開刀 " 的病人住院
咦, 我應該不是這波醫院政策中最大的受害者呀
因為我才認真的將我每一個住院病人的RW值乖乖的填寫完畢
只有一個靜脈曲張患者 RW值為0.89
其餘開心臟的, 主動脈剝離的, 休克的, 主動脈瘤的七八個病人全部都超過4.5 還有三位高達12.9
所以之前的非五大???
我很懷疑是我沒有認真輸入正確診斷與治療的緣故, 嘻...
好啦, 到底目前的改變事表示之前的宣布只是大家虛驚一場呢
還是另有好戲我可是喝著熱茶等著看好戲
我可以想像
非五大的超額將因為這個開放而迅速放大
我原先超額三萬
相信一個禮拜後將是超額超過20萬如果我沒有改變我門診手術以及非五大病人狂收住院以及不認真輸入診斷以及手術ICD9的壞習慣的話
等到月底我相信應該超額超過四十萬
下個月呢?
醫院還是可以隨時像這個月一樣無預警鎖死
下一季呢???
誰知道???????????
我看我還是先請好下個月後半個月的假
等著看醫院的決定吧
順便要一個個通知預計要住院開刀的病人
趕快,
趁醫院還沒反悔前
趕快來開刀唷...
2008年11月11日 星期二
五大與非五大 ?
最近醫院又開始實施管控
比起以前的每一季管制而且保留醫師可以挪借下一個月或是向同事借錢收病人住院以及看門診
這一次顯然是有備而來
每一天 電腦會自動秀出你還有多少錢可以用在不是中風, 癌症, 外傷,心導管, 緊急手術等以及嚴重度沒有超過3.0的病患住院
這無疑是宣布周邊血管科的死刑
沒有一個周邊血管疾病他的嚴重度是超過3.0
即使是最嚴重的深部靜脈栓塞, 肺栓塞或是隨時會死人的急性動脈阻塞的患者
也就是這些患者只能在每個月的月初住院開刀
下三分之二個月, 這類嚴重度不高的患者只能等下個月初了
可以想見, 這樣的設計
是鉗制只能發展非重症科別以及次專科的醫師的活路, 是強迫醫師拒絕醫療嚴重度不高的病人, 是拱手將輕症患者送給別家醫院的做法
比較之前大老闆喊出的口號
" 均衡發展, 培植明星醫師"
是種好笑的對比
這樣的醫學中心只留下重症與急診以及癌症患者還有一大堆的鼓勵健康檢查的傳單
如何讓年輕醫師得到均衡的訓練如何讓底下的主治醫師在台灣醫界沒有多少人專精的非五大領域變成明星
實在好笑.....
學弟的門診真的發生病人無法住院的狀況了
是個血管瘤的病人
不知道是動脈性還是靜脈性血管瘤
必須做動脈攝影才能斷定可否安排動脈栓塞讓腫瘤縮小
結果, 我們這群管理呆子真的就因為十天來的盲目使用少少的非五大類住院總額
真的讓這位可憐的病人無法住院接受檢查
唉........
我可以想像明天的門診我也不用看了
將要馬上門診開刀的病人全部轉去急診室
開完刀離開醫院
不會花掉門診總額的一毛錢
才能讓我們留一點錢給下一位可憐的患者使用
至於必須住院的病人只好抱歉了
要嗎, 跟我去豐原英醫院住院開刀
要嗎, 等下個月初再來住院開刀
要嗎, 轉給還有住院餘額的其他科醫師開刀
要嗎, 全部轉給那個住院總額最多的大主任或是大老闆還是院長先生
讓他們來開開動脈繞道手術, 讓他們來做做靜脈曲張, 讓他們做做血管支架, 讓他們切個血管瘤來看看嗎
別以為這是說笑, 或許真的可行
就跟某主任所說的
" 您們太忙了找些人來分擔您們的工作....."
" 血管手術有甚麼難, 靜脈曲張我也會開....."
" 洗腎患者血管阻塞, 就是把血管內的血栓拿掉罷了, 不會做血管整形, 去國
外學呀......"
" 啊, 現在科與科的界線越來越模糊了, 要看誰做得多誰做得好....."
我突然非常想念離職的學長
我們第一次被醫院總額管制時生氣漲紅愣在門診的無奈表情
這些白色巨塔內的多變制度
有沒有人可以制衡
有沒有申訴管道.....
比起以前的每一季管制而且保留醫師可以挪借下一個月或是向同事借錢收病人住院以及看門診
這一次顯然是有備而來
每一天 電腦會自動秀出你還有多少錢可以用在不是中風, 癌症, 外傷,心導管, 緊急手術等以及嚴重度沒有超過3.0的病患住院
這無疑是宣布周邊血管科的死刑
沒有一個周邊血管疾病他的嚴重度是超過3.0
即使是最嚴重的深部靜脈栓塞, 肺栓塞或是隨時會死人的急性動脈阻塞的患者
也就是這些患者只能在每個月的月初住院開刀
下三分之二個月, 這類嚴重度不高的患者只能等下個月初了
可以想見, 這樣的設計
是鉗制只能發展非重症科別以及次專科的醫師的活路, 是強迫醫師拒絕醫療嚴重度不高的病人, 是拱手將輕症患者送給別家醫院的做法
比較之前大老闆喊出的口號
" 均衡發展, 培植明星醫師"
是種好笑的對比
這樣的醫學中心只留下重症與急診以及癌症患者還有一大堆的鼓勵健康檢查的傳單
如何讓年輕醫師得到均衡的訓練如何讓底下的主治醫師在台灣醫界沒有多少人專精的非五大領域變成明星
實在好笑.....
學弟的門診真的發生病人無法住院的狀況了
是個血管瘤的病人
不知道是動脈性還是靜脈性血管瘤
必須做動脈攝影才能斷定可否安排動脈栓塞讓腫瘤縮小
結果, 我們這群管理呆子真的就因為十天來的盲目使用少少的非五大類住院總額
真的讓這位可憐的病人無法住院接受檢查
唉........
我可以想像明天的門診我也不用看了
將要馬上門診開刀的病人全部轉去急診室
開完刀離開醫院
不會花掉門診總額的一毛錢
才能讓我們留一點錢給下一位可憐的患者使用
至於必須住院的病人只好抱歉了
要嗎, 跟我去豐原英醫院住院開刀
要嗎, 等下個月初再來住院開刀
要嗎, 轉給還有住院餘額的其他科醫師開刀
要嗎, 全部轉給那個住院總額最多的大主任或是大老闆還是院長先生
讓他們來開開動脈繞道手術, 讓他們來做做靜脈曲張, 讓他們做做血管支架, 讓他們切個血管瘤來看看嗎
別以為這是說笑, 或許真的可行
就跟某主任所說的
" 您們太忙了找些人來分擔您們的工作....."
" 血管手術有甚麼難, 靜脈曲張我也會開....."
" 洗腎患者血管阻塞, 就是把血管內的血栓拿掉罷了, 不會做血管整形, 去國
外學呀......"
" 啊, 現在科與科的界線越來越模糊了, 要看誰做得多誰做得好....."
我突然非常想念離職的學長
我們第一次被醫院總額管制時生氣漲紅愣在門診的無奈表情
這些白色巨塔內的多變制度
有沒有人可以制衡
有沒有申訴管道.....
2008年11月9日 星期日
蓄意不看門診???
接連接到外科大老闆與院長的警告電話
這代表事情大條了
" 李醫師, 不要因為開刀開會延遲或不去看門診, 健保局一直在注意
我們是不是蓄意不看門診病人....
這個時候
不可以再次出現人球事件......."
天可憐見, 我可是全心臟外科最愛看門診的醫師耶如果解除我支援以及幫忙老闆開刀以及炸彈般不定時出現的急診刀, 我可以一個星期看十個診樂此不疲......
已經連續好幾個禮拜
不是幫主任開刀就是自己的急診刀開到下不了台
接著就接到門診小姐沒好氣的電話
" 唉 李醫師, 門診外面的病人快要暴動了, 您還有多久可以下來, 有沒有人可以代診......."
電腦上準時出現的遲到看診畫面
絕對讓您無法遁形馬上讓您遲到的資訊傳到部主任以及大老闆的桌面
我就是不屑學人家在別的電腦上偷偷登錄隱藏遲到看診的實情
我一直都是只要有空寧願早到也不願遲到
我知道只要遲到不到一定是有重大事件呀, 我何必解釋那麼多.....
唉, 院長霹哩啪拉的唸了一頓
總是沒有甚麼機會反駁
我還是喜歡看門診準時看門診的我 沒有變呀
可是在這個大缸中
我早已經被" 高層" 認為是投機不喜歡門診只喜歡流血開刀的屠夫了......
在這個凡事講究主治醫師服務的醫院
門診要親自到 急診解釋病情要親自到 開刀更要親力親為....
再厲害的醫師也會喊累....
這代表事情大條了
" 李醫師, 不要因為開刀開會延遲或不去看門診, 健保局一直在注意
我們是不是蓄意不看門診病人....
這個時候
不可以再次出現人球事件......."
天可憐見, 我可是全心臟外科最愛看門診的醫師耶如果解除我支援以及幫忙老闆開刀以及炸彈般不定時出現的急診刀, 我可以一個星期看十個診樂此不疲......
已經連續好幾個禮拜
不是幫主任開刀就是自己的急診刀開到下不了台
接著就接到門診小姐沒好氣的電話
" 唉 李醫師, 門診外面的病人快要暴動了, 您還有多久可以下來, 有沒有人可以代診......."
電腦上準時出現的遲到看診畫面
絕對讓您無法遁形馬上讓您遲到的資訊傳到部主任以及大老闆的桌面
我就是不屑學人家在別的電腦上偷偷登錄隱藏遲到看診的實情
我一直都是只要有空寧願早到也不願遲到
我知道只要遲到不到一定是有重大事件呀, 我何必解釋那麼多.....
唉, 院長霹哩啪拉的唸了一頓
總是沒有甚麼機會反駁
我還是喜歡看門診準時看門診的我 沒有變呀
可是在這個大缸中
我早已經被" 高層" 認為是投機不喜歡門診只喜歡流血開刀的屠夫了......
在這個凡事講究主治醫師服務的醫院
門診要親自到 急診解釋病情要親自到 開刀更要親力親為....
再厲害的醫師也會喊累....
2008年10月24日 星期五
管理中心有甚麼錯?
好好的一個會議變成是批鬥管理中心大會
我一直很佩服管理中心迅速核算成本與業績的能力
我每次跟醫院拒絕再開門診再多排刀的理由多是" 生意不好門可羅雀, 沒臉再開門診......"
這類的鬼話
每一次都被管中的老鳥識破
因為每個醫師做多少業績領多少錢都是一清二楚
所以說來好笑
我就是麻醉小姐嘴巴裡面說的
最便宜的心臟外科醫師
天呀
這種名聲真是不佳
只要想到醫院是因為您最便宜
所以鼓勵您多做一些
真是OOXX
一絲絲看到正妹的好情緒都飛到九霄雲外
因為我妹在國稅局我一直欣賞很會算錢的小姐
所以我也一直認定管理中心跟採購組才是全院最賺錢的單位
她們拼命加班早也算晚也算急著要在一季的結束前通知所有的醫師是要加足油門往前衝還是勒緊褲帶不准走 ( 不准病人出院不准病人入院是最常見的一招 )
非常辛苦非常重要也非常厲害
醫師不爽一個電話霹哩啪啦罵了一頓她們還不是照樣笑著對您說話
活該我們這些做手工藝的醫師要歸她們管
動腦的本來就應該管理勞動者
尤其我們這種粗活的
更是腦袋全是醬糊
不堪一擊
所以看到別科有人出來罵管理中心派出來的科經理只是領薪水的廢物
我就生氣
這個領薪水的廢物才能在你每天津津自喜的埋首開刀房開刀時辛苦的算著科會不會花太多材料費花太多人事成本花太多麻醉時間等待醫師的降臨開太多冷氣買太多不必要的耗材或手術器械或手術機器
我有時候在想我開了三個多小時的刀用了醫院許多人力資源成本
只幫醫院賺了健保局一萬多元真是不符合成本
常常心裡想
有沒有辦法改善
也滿心歡喜的慶幸科經理沒有因為這些小事來囉唣
我也樂得當作是練習手技或是做做善事
拜託
再有人罵管理中心
我一定跟他單挑
以為自己是甚麼東西呀.....
醫院有一點剝削醫師是事實不需要管理中心的經理背這種黑鍋
你有膽去跟董事長院長單挑呀
講得意氣風發
噁心死了
我一直很佩服管理中心迅速核算成本與業績的能力
我每次跟醫院拒絕再開門診再多排刀的理由多是" 生意不好門可羅雀, 沒臉再開門診......"
這類的鬼話
每一次都被管中的老鳥識破
因為每個醫師做多少業績領多少錢都是一清二楚
所以說來好笑
我就是麻醉小姐嘴巴裡面說的
最便宜的心臟外科醫師
天呀
這種名聲真是不佳
只要想到醫院是因為您最便宜
所以鼓勵您多做一些
真是OOXX
一絲絲看到正妹的好情緒都飛到九霄雲外
因為我妹在國稅局我一直欣賞很會算錢的小姐
所以我也一直認定管理中心跟採購組才是全院最賺錢的單位
她們拼命加班早也算晚也算急著要在一季的結束前通知所有的醫師是要加足油門往前衝還是勒緊褲帶不准走 ( 不准病人出院不准病人入院是最常見的一招 )
非常辛苦非常重要也非常厲害
醫師不爽一個電話霹哩啪啦罵了一頓她們還不是照樣笑著對您說話
活該我們這些做手工藝的醫師要歸她們管
動腦的本來就應該管理勞動者
尤其我們這種粗活的
更是腦袋全是醬糊
不堪一擊
所以看到別科有人出來罵管理中心派出來的科經理只是領薪水的廢物
我就生氣
這個領薪水的廢物才能在你每天津津自喜的埋首開刀房開刀時辛苦的算著科會不會花太多材料費花太多人事成本花太多麻醉時間等待醫師的降臨開太多冷氣買太多不必要的耗材或手術器械或手術機器
我有時候在想我開了三個多小時的刀用了醫院許多人力資源成本
只幫醫院賺了健保局一萬多元真是不符合成本
常常心裡想
有沒有辦法改善
也滿心歡喜的慶幸科經理沒有因為這些小事來囉唣
我也樂得當作是練習手技或是做做善事
拜託
再有人罵管理中心
我一定跟他單挑
以為自己是甚麼東西呀.....
醫院有一點剝削醫師是事實不需要管理中心的經理背這種黑鍋
你有膽去跟董事長院長單挑呀
講得意氣風發
噁心死了
2008年10月22日 星期三
專科助理醫師 vs. 住院醫師
聽說各科缺一名住院醫師醫院將補貼兩位專科助理醫師( 其實是護理師, 只是韓劇是這樣翻譯 ) 讓各科充實人力
我們心臟血管外科這下慘了
因為老是有不怕死的住院醫師老早就希望留在我們科學習
任勞任怨超時工作
說起來已經連續好幾屆都有研究醫師/ 總醫師/ 資深住院醫師/ 資淺住院醫師
好像沒甚麼好埋怨的
可是奇怪哩
我們查房只有帶專科助理醫師時常連一個住院醫師都沒有
全部都在開刀房準備應付一整天下來嚇死人長長的刀表
所以我們也沒甚麼好失望的
既然我們不缺住院醫師 也就是說我們的專科助理醫師將是零
三個主治醫師, 帶著三個下級資深住院醫師, 還有一位專科助理醫師
我已經高興的" XX" 快要掉下來了
所以
這個利多的消息一定是要解決其他科的窘境
可是住院醫師真的比專科助理醫師好用嗎?
哈, 大哉問
住院醫師對我來說是訓練責任, 你要讓他有刀開學會自己判斷自己練習把刀開刀還要負責解決所有可能出現的各式各樣的併發症
專科助理醫師則幾乎是私人秘書幫忙照顧病人看會診聯絡內科醫師寫病歷蒐集研究資料.....
可是住院醫師就是多了一個最大的用處
就是可以獨立完成手術即使是一個最平常的中央靜脈管或是胸管
等於是我們開刀的手多長出了兩隻四隻六隻八隻眼睛多了兩顆四顆六顆八顆
非常好用
所以住院醫師都應該期許自己先變成一個優良的助手然後變成一個有獨立判斷美技的主刀者
所以我還是心理準備好
好好的訓練底下的住院醫師吧
即使那些候鳥般還沒選科的資淺住院醫師
專科助理醫師我看還是少一點的好
我們心臟血管外科這下慘了
因為老是有不怕死的住院醫師老早就希望留在我們科學習
任勞任怨超時工作
說起來已經連續好幾屆都有研究醫師/ 總醫師/ 資深住院醫師/ 資淺住院醫師
好像沒甚麼好埋怨的
可是奇怪哩
我們查房只有帶專科助理醫師時常連一個住院醫師都沒有
全部都在開刀房準備應付一整天下來嚇死人長長的刀表
所以我們也沒甚麼好失望的
既然我們不缺住院醫師 也就是說我們的專科助理醫師將是零
三個主治醫師, 帶著三個下級資深住院醫師, 還有一位專科助理醫師
我已經高興的" XX" 快要掉下來了
所以
這個利多的消息一定是要解決其他科的窘境
可是住院醫師真的比專科助理醫師好用嗎?
哈, 大哉問
住院醫師對我來說是訓練責任, 你要讓他有刀開學會自己判斷自己練習把刀開刀還要負責解決所有可能出現的各式各樣的併發症
專科助理醫師則幾乎是私人秘書幫忙照顧病人看會診聯絡內科醫師寫病歷蒐集研究資料.....
可是住院醫師就是多了一個最大的用處
就是可以獨立完成手術即使是一個最平常的中央靜脈管或是胸管
等於是我們開刀的手多長出了兩隻四隻六隻八隻眼睛多了兩顆四顆六顆八顆
非常好用
所以住院醫師都應該期許自己先變成一個優良的助手然後變成一個有獨立判斷美技的主刀者
所以我還是心理準備好
好好的訓練底下的住院醫師吧
即使那些候鳥般還沒選科的資淺住院醫師
專科助理醫師我看還是少一點的好
2008年10月21日 星期二
讓更多的年輕住院醫師加入中國外科團隊
聽說最近外科每年招收到非常少的住院醫師幾乎面臨斷層的命運
好不容易來一個
可能因為發現外科實在不是人幹的
馬上跳槽到別科
外科的住院醫師本來是有保障薪水的
可是新大樓一蓋大家共體時艱一下保障就不見了
變成值班要變多才能領比較多錢
即使如此還是比週遭的私立醫學中心
硬是少掉五六萬元
其實誰不希望留在自己的母校服務
學長學弟相互照顧就是不一樣的情感
錢似乎不是絕對的因素
如果一個一個住院醫師去訪問當初為甚麼留在中國
相信答案一定是家在台中或想留台中發展, 再來便是因為是母校呀, 還有就是公費生比較適合選醫學院的附設醫院
最少的答案一定是薪水因素
說來說去, 每年總該有幾個不怕苦的來當住院醫師吧
可是還是掛零
那一定就是名聲問題了
原先我以為是沒有升遷管道
可是台大榮總都是非常難升遷
每年還是有一大堆自由選院者爭相應考
所以原因應該還是在知名度以及學習環境( 包含訓練內容, 科部氣氛, 明星標竿醫師, 次專科錄取率
) 工作量還有空缺
中國拿甚麼跟人家比
薪水比台大榮總高一點可是就是比不上長庚彰基
知名度很夠, 但中國訓練出來的專科醫師出去的薪水就是比榮總台大長庚的差一些, 連同一期拿到專科醫師的兩位醫師, 也可以在自己的醫院因為出身不同, 而有不同的薪水, 這是醫院自己貶低自己
所以........
名氣還是不足
工作量應該差不多都是累得像一條狗
訓練內容差多了
以前我們R2,R3去台大加護病房受訓
薪水比人家高, 會開的刀比人家多, 臨床判斷絕對不差, 不會宥於上級長官的教導有自己的看法, 外科處理觀念比人家早熟, 動作快經驗多處理病人非常迅速有效....
現在的R2/R3再去台大看一看
唉, 我看只剩下薪水領的比人家多一點而已, 其他的 What A SHAME!
所以是訓練內容大不同
許多原先R2/R3外科醫師一定會開得到的刀被剝奪走了
被主治醫師自己開掉了被硬分出去的外傷科拿走了或被學長們為了省自己教學訓練的麻煩自己開掉了
原先的分層負責一屆教一屆的氣氛不見了
學習成長出現了極大的裂縫
出現了不快樂的資淺住院醫師, 不甘願的資深住院醫師, 等著每天被罵的總醫師.....
連自己科內的住院醫師都沒辦法快樂學習, 看在原先要投入外科行列的年輕學弟妹們
我看一定紛紛打聽別的醫院是否比較好囉
我有的時候在想
以前中國畢業生很少留在中國見實習
等到荒唐的兩年結束後
反正喜歡原先見實習醫院的學生便會留下來當住院醫師
不喜歡的往往會選擇母校做一年看看
是不是現在我們強制留學生在母校見實習
讓學弟妹看到了各科的醜惡
加強了不留在母校的心思
我相信上面的長官們一定要好好想一想
可是我還是忍不住想告訴學弟妹
我們中國外科不缺明星醫師
我們中國外科有不輸其他醫院的領先技術
我們中國外科有做不完的病例數與實戰經驗
我們中國外科有內外科互相照顧學長學弟學姊學妹的私人情感
慢慢的
中國畢業生會在外科擔任策略性的地位
我們不再需要外院訓練好空降的醫師
我們的各科將會充實到榮總的規模
真真正正的回到科領導而不再是部長一人辛苦支撐兼顧教學與行政各種雜事, 反而失去了各科的光彩
我希望未來每一科都應該在各科主任的領導下有豐沛的教學病例, 學習環境, 教學習慣, 層層負責如金字塔般穩固的訓練體系, 每一科都可以在台灣醫界自然發光發熱, 那何愁沒有人要來當住院醫師
好不容易來一個
可能因為發現外科實在不是人幹的
馬上跳槽到別科
外科的住院醫師本來是有保障薪水的
可是新大樓一蓋大家共體時艱一下保障就不見了
變成值班要變多才能領比較多錢
即使如此還是比週遭的私立醫學中心
硬是少掉五六萬元
其實誰不希望留在自己的母校服務
學長學弟相互照顧就是不一樣的情感
錢似乎不是絕對的因素
如果一個一個住院醫師去訪問當初為甚麼留在中國
相信答案一定是家在台中或想留台中發展, 再來便是因為是母校呀, 還有就是公費生比較適合選醫學院的附設醫院
最少的答案一定是薪水因素
說來說去, 每年總該有幾個不怕苦的來當住院醫師吧
可是還是掛零
那一定就是名聲問題了
原先我以為是沒有升遷管道
可是台大榮總都是非常難升遷
每年還是有一大堆自由選院者爭相應考
所以原因應該還是在知名度以及學習環境( 包含訓練內容, 科部氣氛, 明星標竿醫師, 次專科錄取率
) 工作量還有空缺
中國拿甚麼跟人家比
薪水比台大榮總高一點可是就是比不上長庚彰基
知名度很夠, 但中國訓練出來的專科醫師出去的薪水就是比榮總台大長庚的差一些, 連同一期拿到專科醫師的兩位醫師, 也可以在自己的醫院因為出身不同, 而有不同的薪水, 這是醫院自己貶低自己
所以........
名氣還是不足
工作量應該差不多都是累得像一條狗
訓練內容差多了
以前我們R2,R3去台大加護病房受訓
薪水比人家高, 會開的刀比人家多, 臨床判斷絕對不差, 不會宥於上級長官的教導有自己的看法, 外科處理觀念比人家早熟, 動作快經驗多處理病人非常迅速有效....
現在的R2/R3再去台大看一看
唉, 我看只剩下薪水領的比人家多一點而已, 其他的 What A SHAME!
所以是訓練內容大不同
許多原先R2/R3外科醫師一定會開得到的刀被剝奪走了
被主治醫師自己開掉了被硬分出去的外傷科拿走了或被學長們為了省自己教學訓練的麻煩自己開掉了
原先的分層負責一屆教一屆的氣氛不見了
學習成長出現了極大的裂縫
出現了不快樂的資淺住院醫師, 不甘願的資深住院醫師, 等著每天被罵的總醫師.....
連自己科內的住院醫師都沒辦法快樂學習, 看在原先要投入外科行列的年輕學弟妹們
我看一定紛紛打聽別的醫院是否比較好囉
我有的時候在想
以前中國畢業生很少留在中國見實習
等到荒唐的兩年結束後
反正喜歡原先見實習醫院的學生便會留下來當住院醫師
不喜歡的往往會選擇母校做一年看看
是不是現在我們強制留學生在母校見實習
讓學弟妹看到了各科的醜惡
加強了不留在母校的心思
我相信上面的長官們一定要好好想一想
可是我還是忍不住想告訴學弟妹
我們中國外科不缺明星醫師
我們中國外科有不輸其他醫院的領先技術
我們中國外科有做不完的病例數與實戰經驗
我們中國外科有內外科互相照顧學長學弟學姊學妹的私人情感
慢慢的
中國畢業生會在外科擔任策略性的地位
我們不再需要外院訓練好空降的醫師
我們的各科將會充實到榮總的規模
真真正正的回到科領導而不再是部長一人辛苦支撐兼顧教學與行政各種雜事, 反而失去了各科的光彩
我希望未來每一科都應該在各科主任的領導下有豐沛的教學病例, 學習環境, 教學習慣, 層層負責如金字塔般穩固的訓練體系, 每一科都可以在台灣醫界自然發光發熱, 那何愁沒有人要來當住院醫師
2008年10月3日 星期五
我要的是明星醫師......新老闆新氣象???
我們大外科老闆換人做做看了
昨天下午簡訊便傳來今天有大事要報告
大家一大早趕著去聽新老闆的遠景規劃
大老闆氣定神閒地看著從來沒有過的熱鬧榮景
如果我是他的話我想的會是 論文量我OK ,學術地位我ok, 業績我OK, 國際演講學者我ok, 國際與醫學會地位我ok
wahaha.....
不管如何今天的出席率硬是比前幾個禮拜多了一大截我從來沒看過快要滿出來的會議室
可是我沒忘記舊老闆剛來的那一天也是這麼多人
大家測測風向球又回歸原來的軌道
我心裡在想
如果大家都不喜歡這個會議這個會議也沒有達到原先鼓勵研究而設的專題講座以及教導年輕醫師的目
的而設; 那麼還不如改成這種臨時性會議來得有建設性一些
新老闆設定幾個遠景
我注意到的是快樂進取的全方位外科醫師
希望大家不要習慣每日開刀門診養小孩上網睡覺的常規生活
還可以兼顧業績與學術發展
只有足夠的業績及病患人數才可以在每日的工作中統計出甚麼結果出來
所以我們要的醫師是擁有台灣頂端技術的外科醫師, 是全台灣的明星醫師是國際病人爭相詢問的指標
新老闆勉勵所有科部主任可以塑造及培養明星醫師
我馬上想到 啊,我們科的明星醫師才因為新的人生規劃離職了耶
好像許多明星醫師都不是科部主任培養出來的耶
幾乎都是秉持自己主張的idea磨了好多年花了好多時間才建立的名聲
偏偏這些idea絕對不是科部主任可以交付下來的
所以明星醫師怎麼來的?
或許就跟新老闆講的一樣 醫院可能甚麼都不管他他自己就變成是明星醫師了
新老闆還說他們科內的網站一天有500人次上網一個月有一萬五千人上網一年超過18萬人次上網查詢他們科的領先技術與特色
這是無形的廣告
非常重要
是嗎?
我還是覺得官方網站只要介紹個人專長及訓練背景還有各科的特色以及特殊醫療處理即可
出名的外科醫師不都是一開始藉著醫院的名氣慢慢的口耳相傳才建立出屬於自己的口碑嗎?
嘴巴說的天花亂墜的唬的病人一愣一楞的醫師多得是可是吃吃藥可以 開刀呀 我再考慮考慮...
我覺得小眾傳播慢慢累積的名聲才是真的持久耐用
尤其是外科的成果用眼睛看就看得出來了
我個人可是非常害怕哪個報紙雜誌大動作的採訪以及撰寫專題討論您的傲人成績
然後突然增加一大堆慕名而來的病人我想絕對不是好事
一個人只有兩隻手
真的要幫一大群病人開刀解決問題????
唉, 徒增煩惱罷了.........
我還想到另一方面醫院對醫師的責任
出名的醫師說實在的 對醫院來說只不過是一個非常會長鈔票的搖錢樹罷了
醫院按照他們認為您個人的價值去評估給您可以忍受的最低薪水
薪水計算根本不是靠業績
現在院方告訴你業績好才有研究才有論文才有..........
會不會只是另外一種鼓勵您多長些鈔票來花花的合成肥料
品格以及對病人的仁慈施捨還有教育下一代的時間花費在白色巨塔中一向是
無價--------
或許有人說嗯, 一點也沒有價值.....
昨天下午簡訊便傳來今天有大事要報告
大家一大早趕著去聽新老闆的遠景規劃
大老闆氣定神閒地看著從來沒有過的熱鬧榮景
如果我是他的話我想的會是 論文量我OK ,學術地位我ok, 業績我OK, 國際演講學者我ok, 國際與醫學會地位我ok
wahaha.....
不管如何今天的出席率硬是比前幾個禮拜多了一大截我從來沒看過快要滿出來的會議室
可是我沒忘記舊老闆剛來的那一天也是這麼多人
大家測測風向球又回歸原來的軌道
我心裡在想
如果大家都不喜歡這個會議這個會議也沒有達到原先鼓勵研究而設的專題講座以及教導年輕醫師的目
的而設; 那麼還不如改成這種臨時性會議來得有建設性一些
新老闆設定幾個遠景
我注意到的是快樂進取的全方位外科醫師
希望大家不要習慣每日開刀門診養小孩上網睡覺的常規生活
還可以兼顧業績與學術發展
只有足夠的業績及病患人數才可以在每日的工作中統計出甚麼結果出來
所以我們要的醫師是擁有台灣頂端技術的外科醫師, 是全台灣的明星醫師是國際病人爭相詢問的指標
新老闆勉勵所有科部主任可以塑造及培養明星醫師
我馬上想到 啊,我們科的明星醫師才因為新的人生規劃離職了耶
好像許多明星醫師都不是科部主任培養出來的耶
幾乎都是秉持自己主張的idea磨了好多年花了好多時間才建立的名聲
偏偏這些idea絕對不是科部主任可以交付下來的
所以明星醫師怎麼來的?
或許就跟新老闆講的一樣 醫院可能甚麼都不管他他自己就變成是明星醫師了
新老闆還說他們科內的網站一天有500人次上網一個月有一萬五千人上網一年超過18萬人次上網查詢他們科的領先技術與特色
這是無形的廣告
非常重要
是嗎?
我還是覺得官方網站只要介紹個人專長及訓練背景還有各科的特色以及特殊醫療處理即可
出名的外科醫師不都是一開始藉著醫院的名氣慢慢的口耳相傳才建立出屬於自己的口碑嗎?
嘴巴說的天花亂墜的唬的病人一愣一楞的醫師多得是可是吃吃藥可以 開刀呀 我再考慮考慮...
我覺得小眾傳播慢慢累積的名聲才是真的持久耐用
尤其是外科的成果用眼睛看就看得出來了
我個人可是非常害怕哪個報紙雜誌大動作的採訪以及撰寫專題討論您的傲人成績
然後突然增加一大堆慕名而來的病人我想絕對不是好事
一個人只有兩隻手
真的要幫一大群病人開刀解決問題????
唉, 徒增煩惱罷了.........
我還想到另一方面醫院對醫師的責任
出名的醫師說實在的 對醫院來說只不過是一個非常會長鈔票的搖錢樹罷了
醫院按照他們認為您個人的價值去評估給您可以忍受的最低薪水
薪水計算根本不是靠業績
現在院方告訴你業績好才有研究才有論文才有..........
會不會只是另外一種鼓勵您多長些鈔票來花花的合成肥料
品格以及對病人的仁慈施捨還有教育下一代的時間花費在白色巨塔中一向是
無價--------
或許有人說嗯, 一點也沒有價值.....
2008年9月23日 星期二
我親愛的專科護理師離職了
來中國十一年半, 我大概見證了中國醫藥大學突飛猛進的時代
外科由八床加護病房變成16床變成32床變成48床
加上主建築物由兩棟變三棟變成現在a 到h 一共8棟, 還沒算進去大大小小的七八間衛星醫院及各地分院
每天的上班就像新時代的歇後語
住在海邊一般
管的範圍實在有夠寬
由於住院醫師一直招收不足額
我們採用長庚系統的專科護理師制度
由各大加護病房招收有志離開翻身洗澡包尿布處理大小便穢物不用上大小夜班的日子的資深護理師經過一連串辛苦的訓練及一對一的臨床教學
把這些護士變成像正統醫學訓練七年以上的住院醫師般帶在身邊又不用擔心她們像候鳥般飛走不知何時才後再回來
對醫師來說, 專科護理師是有高度醫學背景及敏感度的私人秘書
對醫院來說, 她們根本就是便宜的住院醫師
對她們自己來說, 一方面免除三班的痛苦, 也讓自己變成可以指揮年輕護士實習醫師年輕住院醫師的角色
至於薪水實在可憐, 可能比輪上三班的加護病房護士少一萬元
我們科最早的專科護理師就是老闆的老婆
真的, 很多人不相信, 我們老闆由中區另一家醫學中心過來時, 她的老婆便是我們最佳的專科護理師, 她可以自己查房看病人, 可以聯絡手術患者以及安排所有的檢查, 可以直接參與手術計畫的討論, 還可以安撫病人家屬以及協助教導手術後患者的復健動作
最不可思議的是 師母是最佳的手術助手, 他完全知道主任的手術步驟, 簡直就是主任的另外一雙手
師母後來決定離職是因為我們年輕醫師已經可以做好主任交下來的工作, 她在外科加護病房看了好幾個月找來了非常積極有心臟外科個性的一位年輕護士, 就是你啦, 您的資歷比我多個一兩年, 對於心臟外科幾乎完全外行, 可是站在您的旁邊看您做事換藥, 誰都知道您絕對可以是個不小心掉到護理系的心臟外科醫師, 果斷明快知道重點....
接下來的訓練便是雕琢璞玉
我們一起換藥, 觀察傷口, 帶著他用過由國外剛剛引進台灣的特殊傷口敷料, 尤其在我開始接觸大量糖尿病腳以及周邊血管疾病造成慢性無法癒合的傷口或是嚴重的壞死性筋膜炎的患者, 有多少病人的傷口由發臭流湯發紅腫痛好轉成漂亮肉芽最後補皮成功或是自行癒合, 連心臟外科最害怕的胸骨感染都有非常多的病人都順利過關
這種能力, 我想一個已經浸淫在慢性傷口處理多年的整形外科醫師也不過如此
傷口在我們科是最小但是算是非常耗時的工作, 以前我們當實習醫師時便是靠著傷口照顧跟病人以及家屬建立一種共同作戰的情懷, 時常病人不認識主刀的醫師卻可以跟實習醫師以及專科護理師聊得很熟, 最氣人的是, 家屬時常瞞著主治醫師偷偷塞水果禮物給專科護理師, ,主治醫師要吃水果, 對不起自己去買....
心臟外科的患者的主要工作是有一堆病情火急的病人等我們去看
有人前半個鐘頭還在生氣餐廳餐點太晚送到, 現在已經因為動脈瘤破裂急救中了
也可以昨天還笑容滿面的談天說地的患者, 送到開刀房之後再出來已經是冰冷的身體
有人在加護病房前幾秒鐘還在看報紙, 下一秒鐘心律不整發作馬上就要急救了
尤其常規心臟手術後, 出血, 中風, 心律不整, 心臟無力很容易可以讓加護病房的護士以及住院醫師緊張到胃痛吃不下飯, 尤其升壓劑, 降壓劑,強心劑以及心律控制劑還有一大堆重機械包括主動脈氣球幫浦, 血液回收機, 葉克膜等連已經選擇走心臟外科的住院醫師總醫師都搞不太懂的狀況非常多經過一兩年的調教後您已經全部駕輕就熟
我上刀門診時幾乎可以心情篤定的認定如果沒有您的來電病人一定是乖乖沒事
我查房時眼光撇見您拉著老爺爺老奶奶的手輕輕的摩傞就像是真的後執輩般安慰及精神支持時
時常讓我目光含淚
是真正熱愛這種護理工作的人間菩薩, 才讓白色的巨塔更顯潔白, 冰冷空氣閃耀人性光輝燦爛與溫暖
專科護理師另外一個工作是翻譯醫師的話
醫師對著檢查電腦斷層片或是心導管片或是心臟超音波圖口若懸河的解釋病情
時常使用太多艱澀的醫療用語
熟習國台語的您往往在醫師搖著屁股離開後, 再用通俗的話解釋一遍, 加上不厭其煩的回答問題, 時常讓家屬深深感激 也成功挽回了許多固執不可理喩的重症患者生命
我們這樣的工作不是永遠像英雄一般還是有不少傷心難過
我看過非常多次因為一些無心的小錯被主任罵到臭頭躲在角落偷偷拭淚的你
我看過許多時候你對著手術前費心的說服, 勇敢的進去開刀房開刀, 卻死在加護病房的老病人眼框泛紅
尤其現在自費醫療項目日益增多, 您們多了解釋自費項目的責任
有些自費項目單價之高, 令人咋舌
甚至它們的好處或許連許多醫師自己都不見得相信
這種情況每每讓你無法對患者啟齒
尤其對於家境清寒的病人
我們都有恨不得幫她們一把的心情
終於你結婚了
對方看來是個安分老實頭腦清楚做事乾淨重情重議的紳士
我相信你的選擇
我敞開雙手歡迎您再回來看我
一定要幸福唷
0971018 聽到我們的許小姐成功入選97年度「優秀器官勸募團隊及人員」得獎名單 ★★★
我幾乎忘記他的另外一個功能是加班做器官移植聯絡師
哪個醫院需要心臟需要肝臟需要腎臟需要肺臟幾乎都難不倒她
如果老天爺要選一個貼心甜美又仁慈的護士小姐送給他一個大禮
那麼一定是她囉.......
外科由八床加護病房變成16床變成32床變成48床
加上主建築物由兩棟變三棟變成現在a 到h 一共8棟, 還沒算進去大大小小的七八間衛星醫院及各地分院
每天的上班就像新時代的歇後語
住在海邊一般
管的範圍實在有夠寬
由於住院醫師一直招收不足額
我們採用長庚系統的專科護理師制度
由各大加護病房招收有志離開翻身洗澡包尿布處理大小便穢物不用上大小夜班的日子的資深護理師經過一連串辛苦的訓練及一對一的臨床教學
把這些護士變成像正統醫學訓練七年以上的住院醫師般帶在身邊又不用擔心她們像候鳥般飛走不知何時才後再回來
對醫師來說, 專科護理師是有高度醫學背景及敏感度的私人秘書
對醫院來說, 她們根本就是便宜的住院醫師
對她們自己來說, 一方面免除三班的痛苦, 也讓自己變成可以指揮年輕護士實習醫師年輕住院醫師的角色
至於薪水實在可憐, 可能比輪上三班的加護病房護士少一萬元
我們科最早的專科護理師就是老闆的老婆
真的, 很多人不相信, 我們老闆由中區另一家醫學中心過來時, 她的老婆便是我們最佳的專科護理師, 她可以自己查房看病人, 可以聯絡手術患者以及安排所有的檢查, 可以直接參與手術計畫的討論, 還可以安撫病人家屬以及協助教導手術後患者的復健動作
最不可思議的是 師母是最佳的手術助手, 他完全知道主任的手術步驟, 簡直就是主任的另外一雙手
師母後來決定離職是因為我們年輕醫師已經可以做好主任交下來的工作, 她在外科加護病房看了好幾個月找來了非常積極有心臟外科個性的一位年輕護士, 就是你啦, 您的資歷比我多個一兩年, 對於心臟外科幾乎完全外行, 可是站在您的旁邊看您做事換藥, 誰都知道您絕對可以是個不小心掉到護理系的心臟外科醫師, 果斷明快知道重點....
接下來的訓練便是雕琢璞玉
我們一起換藥, 觀察傷口, 帶著他用過由國外剛剛引進台灣的特殊傷口敷料, 尤其在我開始接觸大量糖尿病腳以及周邊血管疾病造成慢性無法癒合的傷口或是嚴重的壞死性筋膜炎的患者, 有多少病人的傷口由發臭流湯發紅腫痛好轉成漂亮肉芽最後補皮成功或是自行癒合, 連心臟外科最害怕的胸骨感染都有非常多的病人都順利過關
這種能力, 我想一個已經浸淫在慢性傷口處理多年的整形外科醫師也不過如此
傷口在我們科是最小但是算是非常耗時的工作, 以前我們當實習醫師時便是靠著傷口照顧跟病人以及家屬建立一種共同作戰的情懷, 時常病人不認識主刀的醫師卻可以跟實習醫師以及專科護理師聊得很熟, 最氣人的是, 家屬時常瞞著主治醫師偷偷塞水果禮物給專科護理師, ,主治醫師要吃水果, 對不起自己去買....
心臟外科的患者的主要工作是有一堆病情火急的病人等我們去看
有人前半個鐘頭還在生氣餐廳餐點太晚送到, 現在已經因為動脈瘤破裂急救中了
也可以昨天還笑容滿面的談天說地的患者, 送到開刀房之後再出來已經是冰冷的身體
有人在加護病房前幾秒鐘還在看報紙, 下一秒鐘心律不整發作馬上就要急救了
尤其常規心臟手術後, 出血, 中風, 心律不整, 心臟無力很容易可以讓加護病房的護士以及住院醫師緊張到胃痛吃不下飯, 尤其升壓劑, 降壓劑,強心劑以及心律控制劑還有一大堆重機械包括主動脈氣球幫浦, 血液回收機, 葉克膜等連已經選擇走心臟外科的住院醫師總醫師都搞不太懂的狀況非常多經過一兩年的調教後您已經全部駕輕就熟
我上刀門診時幾乎可以心情篤定的認定如果沒有您的來電病人一定是乖乖沒事
我查房時眼光撇見您拉著老爺爺老奶奶的手輕輕的摩傞就像是真的後執輩般安慰及精神支持時
時常讓我目光含淚
是真正熱愛這種護理工作的人間菩薩, 才讓白色的巨塔更顯潔白, 冰冷空氣閃耀人性光輝燦爛與溫暖
專科護理師另外一個工作是翻譯醫師的話
醫師對著檢查電腦斷層片或是心導管片或是心臟超音波圖口若懸河的解釋病情
時常使用太多艱澀的醫療用語
熟習國台語的您往往在醫師搖著屁股離開後, 再用通俗的話解釋一遍, 加上不厭其煩的回答問題, 時常讓家屬深深感激 也成功挽回了許多固執不可理喩的重症患者生命
我們這樣的工作不是永遠像英雄一般還是有不少傷心難過
我看過非常多次因為一些無心的小錯被主任罵到臭頭躲在角落偷偷拭淚的你
我看過許多時候你對著手術前費心的說服, 勇敢的進去開刀房開刀, 卻死在加護病房的老病人眼框泛紅
尤其現在自費醫療項目日益增多, 您們多了解釋自費項目的責任
有些自費項目單價之高, 令人咋舌
甚至它們的好處或許連許多醫師自己都不見得相信
這種情況每每讓你無法對患者啟齒
尤其對於家境清寒的病人
我們都有恨不得幫她們一把的心情
終於你結婚了
對方看來是個安分老實頭腦清楚做事乾淨重情重議的紳士
我相信你的選擇
我敞開雙手歡迎您再回來看我
一定要幸福唷
0971018 聽到我們的許小姐成功入選97年度「優秀器官勸募團隊及人員」得獎名單 ★★★
為表揚在各醫療院所默默從事器官勸募之工作團隊及優秀人員,凝聚勸募從業人員之向心力,本中心特於今年度舉辦【優秀器官勸募團隊及人員選拔活動】,邀請各大醫院推薦優秀團隊及個人,讓社會大眾瞭解器官捐贈移植完成,除有賴捐贈者發揮大愛無私之精神,其背後亦有一群默默努力、不畏壓力、辛苦的工作人員,方能完成神聖的救人使命。經7月21日評選結果如下:
◎ 優秀勸募團隊計11家醫院入選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
國防醫學院三軍總醫院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
臺北榮民總醫院
|
財團法人佛教慈濟綜合醫院
|
財團法人亞東紀念醫院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
|
財團法人長庚紀念醫院林口分院
|
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
|
臺中榮民總醫院
|
◎ 優秀勸募人員計10人入選
柯文哲《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
吳麗華《臺中榮民總醫院》
|
蔡建松《國防醫學院三軍總醫院》
|
許麗華《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
廖麗鳳《臺北榮民總醫院》
|
李伯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
張
|
黃翠蘋《長庚紀念醫院高雄分院》
|
廖正智《長庚紀念醫院林口分院》
|
邱映綾《國軍臺中總醫院》
|
說明:本中心將另行通知得獎者,並聯繫專訪、頒獎及記者會等後續事宜。
我幾乎忘記他的另外一個功能是加班做器官移植聯絡師
哪個醫院需要心臟需要肝臟需要腎臟需要肺臟幾乎都難不倒她
如果老天爺要選一個貼心甜美又仁慈的護士小姐送給他一個大禮
那麼一定是她囉.......
器官移植現況
|
器官等待人數統計表(資料日期:97/07/21)
| ||||||||
區域/項目
|
等待器官類別(例數)
|
組織(例數)
|
總計 (例數)
|
總計 (人數)
| ||||
心臟
|
肝臟
|
腎臟
|
肺臟
|
胰臟
|
眼角膜
| |||
北 區
|
69
|
375
|
2162
|
18
|
34
|
335
|
2993
|
2972
|
中 區
|
4
|
127
|
876
|
4
|
0
|
71
|
1082
|
2008年2月18日 星期一
再強悍的醫師也累了......
97/2/18, 回國第一天門診加上手術差一點把我累翻了, 大家都希望我親自診察好像其他醫師都不會看病一樣, 寧願撐著也不來看我們科其他的醫師, Orz......,這不就是品牌崇拜的另一種表現嗎?
我一直認為一個人一天就是只能看那麼幾個病人, 開那麼多刀, 查房, 教學, 開會討論, 及學校上課真的把每個醫師都當作超人一樣看待, 除非底下有可以信任的人幫忙, 不然每個病人都自己親自服務, 我在懷疑網路上一堆人幫忙推薦患者真的不是好事.....
每天過著看完門診看到來不及吃飯, 才在餐廳呆了一下, 開刀房已經來好幾通電話說" 李醫師你在哪裡, 快要到了嗎???" , 然後便是急急忙忙的趕到開刀房連續開個三四五六七八台刀, 還沒開完刀, 急診又有好幾個病人等著我親自去看, 解釋病情, 然後安排開刀.... 日子便是這樣迅速的過了一天又一天, 一周又一周, 一月又一月........
先不論醫師的生活品質, 病人的權利呢? 原先可以好好跟患者解釋術後的照護狀況卻往往因為馬上接著下一台刀, 來不及跟病人說上幾句話, 病人可能回家就完全不知道如何照料傷口...
討厭醫院的制度, 讓患者可以如此無止盡的掛號, 操死每一位生意還不錯的醫師
討厭總是如此多危急的病人, 一定要馬上手術馬上處理一點都無法商量
討厭訓練好的幾位學弟一個個因為看不到未來的方向而離職轉院服務
討厭沒有多少傻子醫師, 願意在待在這種看不到遠景的科謙虛學習
我真的要大聲喊累, 我要限制門診人數, 我要一天固定不超過幾台刀, 我希望爭取科內多一點主治醫師, 我希望回家陪老婆小孩吃飯睡覺, 我不要再幫別的醫院訓練心臟血管外科專科醫師了...................
知道醫院真的認真的考慮跟彰基看齊跳離健保總額, 拼命沖業績, 天呀, 我想醫院真的瘋了..........我們可絕對不可以一起跟著發瘋...........................
我一直認為一個人一天就是只能看那麼幾個病人, 開那麼多刀, 查房, 教學, 開會討論, 及學校上課真的把每個醫師都當作超人一樣看待, 除非底下有可以信任的人幫忙, 不然每個病人都自己親自服務, 我在懷疑網路上一堆人幫忙推薦患者真的不是好事.....
每天過著看完門診看到來不及吃飯, 才在餐廳呆了一下, 開刀房已經來好幾通電話說" 李醫師你在哪裡, 快要到了嗎???" , 然後便是急急忙忙的趕到開刀房連續開個三四五六七八台刀, 還沒開完刀, 急診又有好幾個病人等著我親自去看, 解釋病情, 然後安排開刀.... 日子便是這樣迅速的過了一天又一天, 一周又一周, 一月又一月........
先不論醫師的生活品質, 病人的權利呢? 原先可以好好跟患者解釋術後的照護狀況卻往往因為馬上接著下一台刀, 來不及跟病人說上幾句話, 病人可能回家就完全不知道如何照料傷口...
討厭醫院的制度, 讓患者可以如此無止盡的掛號, 操死每一位生意還不錯的醫師
討厭總是如此多危急的病人, 一定要馬上手術馬上處理一點都無法商量
討厭訓練好的幾位學弟一個個因為看不到未來的方向而離職轉院服務
討厭沒有多少傻子醫師, 願意在待在這種看不到遠景的科謙虛學習
我真的要大聲喊累, 我要限制門診人數, 我要一天固定不超過幾台刀, 我希望爭取科內多一點主治醫師, 我希望回家陪老婆小孩吃飯睡覺, 我不要再幫別的醫院訓練心臟血管外科專科醫師了...................
知道醫院真的認真的考慮跟彰基看齊跳離健保總額, 拼命沖業績, 天呀, 我想醫院真的瘋了..........我們可絕對不可以一起跟著發瘋...........................
訂閱:
文章 (Atom)